蜮乃含沙射影水狐等之总名,能致人病蜮惑也。今用以治太阴,取桔梗之苦以开提肺气,而伏热立消,取甘草之甘,大甘足以化热,苦与甘合,又能化阴,化阴足以润肺,又加以二冬、二皮、黄芩、杏仁、白蜜,一派甘寒、苦降之品以助之,而肺燥立止,水泻自不作矣。
东南之人,多是湿土生痰,痰生热,热生风也。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,今病人常见五彩光华,则五气之外越可知,而兼气喘,明系阴邪上干清道,元阳将欲从目而脱,诚危候也。
若夫殿处鼎食之家,重貂累蓐之门,若是者鲜焉。今病人所现症形,全系元阴亏损,元阳变为客邪所作,故取苦寒柔润之品,以滋其枯涸之区,俾火熄而阴可立复,病可立瘳也。
以此推求,万病都是一个气字,以盛、衰两字判之便了,即以一气分为三气,以定上、中、下之盛衰,亦可。所以土人多瘠而色黄,岂全是气候所致,盖亦槟榔为患。
阳虚篇内所备建中、理中、潜阳、回阳、封髓、姜桂诸方,皆从仲景四逆汤一方搜出。《晋书·皇甫谧表》曰:久婴笃疾,半身不仁,右脚偏小。
咽喉干燥思冷饮。 正不敌邪,谨防大汗。